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分类:   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5195
  • 国内刊号:  51-1580/G4
  • 期刊定价:    ¥408
  • 起订时间:   2024年06月
  • 创刊:   1988
  • 周期:   双月刊
  • 出版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发行:   四川
  • 语言:   中文
  • 主编:   刘纯龙
  • 邮发:   62-181
  • 库存:   200
  • 邮编:   610073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出版地方:四川
        • 快捷分类:教育
        • 国际刊号:1009-5195
        • 国内刊号:51-1580/G4
        • 邮发代号:62-181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大16开
        • 下单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简介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N:51-1580/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主要报道先导性、即时性或综合性的文章、侧重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或理论性分析和探讨的文章、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研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终身学习政策和促进学习型社会实践的文章,教育实践探索:个案实证、经验研究和调研分析、教育信息化进程为背景,着重教育技术开发、应用和评价的新课题研究,涉及中国国外相关领域学术成果的介绍、分析和研究,包括中国国内外学者译文、教育比较、对外远程教育和国际学术会议综述等内容。

      杂志文章特色

      • 一、稿件一般要求在10000字以上。本刊对于拟采用稿件,将根据稿件规范和期刊版面情况以不违背作者原意为前提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二、作者一律通过在线平台投稿。投稿时请按要求完整填写信息,上传附件不得附带个人相关信息。

        三、本刊对所载文章均拥有版权。在我刊发表的文章,若无特别声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我刊与合作数据库签署的网络传播协议。

        四、为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学术行为,编辑部已采用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研制的“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检测,文字重合度不得超过15%。稿件不得一稿数投,一经发现上述违规稿件,则不予录用。对严重学术不端者,将予以公示。

        五、凡在杂志上刊登的作品,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杂志社观点,文责自负。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栏目设置

      学术时空,实践研究,本刊特稿,技术应用,理论经纬,终身教育,智能教育,教育治理,教师教育,专题聚焦:课堂分析,学术博客,STEM教育,教育伦理,外语教学,电子课本,学习科学,虚拟现实,后疫教学,企业大学,教育评价,专题研究,素养教育,区块链+教育,专题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教育,翻转课堂,理论经纬_多媒体学习,5G+教育

      期刊文章摘录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两股核心驱动力。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大数据环境的逐步形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崛起和神经科技的重大突破,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正面临着从Internet+向AI+和Neuro+的新转变,其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教学模式与技术手段亟待创新。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神经教育学(Neuroeducation)和由中国学者2006年提出的神经管理学(NeuroManagement)两大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成为对现代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新发展的理论框架,现代远程教育涉及新的研究问题是:从Internet+到AI+和Neuro+的新转变、神经教育学与神经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的群智演进模式、从理论到应用实践的生态群落及机制,进而提出远程教育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的群智演进模式,剖析从理论到应用实践的可持续创新发展的生态群落及生态链机制。

      作者:戴伟辉

      摘要:人类已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开展全面的智能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对于智能教育是“智能化教育”还是“促进智能发展的教育”,当前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识尚不清晰。人工智能技术为全民智能教育提供了技术基础,但将智能教育定位于以人工智能为内容的教育则过于狭隘。智能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智能学科的人才培养,也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教学。智能教育应将促进个体理解与智力发展作为核心价值主张,培养具有计算思维、工程思维、人工智能思维等关键性思维的智能人才,构建包括人工智能核心概念与思想、技术方法与技术实践的智能教育本体知识。推动实施智能教育的措施不能仅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性角度思考,要从人才培养规格、教育信息化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活动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谋划可行策略,按照统一协调、多措并举的原则,推进智能教育的各项工作。

      作者:张进宝,姬凌岩

      摘要: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已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现代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混合式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教学资源单一、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缺乏有机结合等问题。而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情感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而且促使教学进一步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对混合式教学的观照主要体现在推动个性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互动教学与浸润式情感教学、推进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融合等方面。综而观之,人工智能发展和混合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辩证看待:混合式教学的应用需求为人工智能发展持续提供新动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以混合式教学应用为导向,在两者之间构建深度融合的生态链,形成可持续创新、双螺旋演进的互动发展模式。

      作者:戴永辉,徐波,陈海建

      摘要:伴随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和智创高潮的到来,有人惊呼人类的危机也即将到来。智能机器人在思维的维度上将大大超越人类只是时间问题,但人工智能唯一难以超越的是人类的创造能力。智能创意时代如何保持人类的创造能力?如何培养有创造力的下一代?这不仅是教育界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创客作为21世纪最具创造力的人,其个性特征及心理与思维发展规律或可能为AI时代创造力培养提供借鉴。已有的研究表明,创客的大脑神经机制在情绪与注意力的表现上、在对复杂认知过程的协调和控制上能产生有目的性的行为调整,且可以对注意、工作记忆、决策、抑制和冲突等不同加工过程进行有机协调。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力培养要注重对大脑和神经反馈的训练,一方面以创造性思维的神经机制为科学指导,通过虚实相结合的人机共育模式,全方位培养创造力;另一方面通过创客社区、DIY等方式,以创造过程的丰富体验来培养创造兴趣及自主创造力;另外,还要加强低龄阶段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为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与创造力发展奠定早期关键基础。

      作者:李敏,郑杰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化学习媒体的不断涌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泛在学习方式使得学习过程转变为学习者基于其自身需求对知识的个性化自主建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个性化基础差异、海量学习资源的搜索与匹配困难以及时间、地点、环境等情境因素,已成为影响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甚至使得学习者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对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情感体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策略及精准的学习资源推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情感是在脑机制作用下一系列神经活动的结果。在人工智能领域,情感智能一般指通过机器感知人类的情感状态并主动调节自身的行为,为人类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计算机能够感知人类的情感需求并作出人性化的反应。因此,结合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知识,对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情感神经机制及其表达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给出情感信息的实时监测、识别方法,并阐述情感智能的实现方法及其仿脑机制,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情感教学提供智能化手段。

      作者:路颖晓,戴伟辉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